close
一直耳聞<麥田捕手>的大名,卻直到它於前幾年再版時,才生出想讀的心。
只因黑白色的封面、閉上的眼,和「他媽的,這世界」抓住了我的目光。
不可否認的,推薦的人也佔了不少因素。

(題外話)
那是有點喜愛、有點崇拜,然後就想與那人更加親近,於是乎想變得跟那人相同,至少,某部份的相同。
而,看了一樣的書、聽了一樣的音樂,是否會更加貼近、就會知道那人的想法?
我們所想的、所思考的,是不是雷同?
我期望著化身於你的部份,也分裂出部分的我背道而馳呢。(笑)
似乎,顯得過度爛漫了點...so what?(聳肩)


這本書佔據了我兩次的閱讀機會咧,哈。

第一次翻開它,怎麼都無法在我心上掀起一絲波瀾。
不過幾個章節,便闔起。就這麼不見天日的過了幾年。
就在上個月回家,包裡忘了帶本書,時間顯得凝滯了起來。
這才意興闌跚地翻找床底那一整箱的書,也才憶起我並未閱完這本書。
第二次翻開它,閱讀的速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緩慢的。
中途有一度我差點就被別本書吸引過去。(就像是外遇咧,哈)
但是,今年的某些書讓我學到,
或許過程不是高潮迭起、緊扣人心,然而當經歷過結局、把書闔上後,似乎有某些自己消失了。
也或許是某些自己重生了也不一定,I don't know.

那本書,就在心上逗留不走。
對我而言,<麥田捕手>就是這樣的書。

整本書以主角的觀點敘述著他被退學後到最後回到家的過程。
雖然說是過程(笑),不如說是「心路歷程」,或許還比較貼切。
上面兩句話似乎將這本書描述的偏向勵志的錯覺。
當然,不是這樣的呢,哈哈。
封面上的那句「他媽的,這世界」可以說是這本書極有力的主旨。
貫穿全文吶,哈哈。

主角不停地批評所有事,所有人,特別是電影。
他不批評的事情很少,像是他的弟弟、他的妹妹、和他哥哥未進好萊塢之前的小說...
他不停地批評,一直在批評。
他歸類為「好」的,似乎是這世界會鄙棄的那些。
他歸類為「不好」的,則是這世界會接受,甚至讚揚的那些。

看完這本書後,輕盈的悲傷感落在心上,累積,little by little。
最後壓在上面的仍然是那句「他媽的,這世界」。

整本書都是主角的觀點、主角的話、主角的想法。
外在之於內在,內在溢於外在,不停地批評。
不停地憤怒,亦或是無法停止憤怒。
這份憤怒吶,讓我感到很沉很沉的無力感。
無力感衍伸出的憤怒,憤怒導致的無力感。
可笑的輪迴又牽扯出更不著邊際的無力感。
「這種憤怒」是無法與之述說那種。
原因何其多,各人不同。

糾結著我的是,
主角的話裡,真實性到底佔多少?
我是指,那些或許他既不明白,也不懂的真實。
主角的話裡,用著一種或許他也不明白、不懂的憤怒偽裝。
掩飾。
或許都可以追究為那抹無力感的源頭吧。
或許知道那源頭、或許不知道、更或許連想知道的力氣都沒了。

第一次,遇到本小說從頭掩飾到尾。
沒有所謂的真實,也沒有所謂的不真實。
不過是一直掩飾著...「什麼」。

這世界不會告訴我們「什麼」的答案,更可能助長「什麼」更加「什麼」去了...
喔,不是可能,是一定。

沒看完這本書以前,我很膚淺的以為它想跟年輕人共感的是那份無來由的「憤怒」。
我錯了。無來由的「來由」才是產生共感的所在。
雖然是這麼說,卻並不表示「憤怒」的地位薄弱,畢竟這可是經營起「外在」的所有吶,不是嗎?
「憤怒」是用實質的姿態存在著。
當它往外延燒,的同時,怎麼不燒到自己。
但是,這,也無法與誰述說。




「他媽的,這世界」




以上。非常個人心得的心得讓「什麼」在我腦底低溫沸騰。

p.s.
  這本書真該在封面寫著「WARMING!喜歡電影和暢銷小說的人,請勿翻開此書。」這樣。
  對我而言,此書的殺傷力勝過於<少年維特的煩惱>咧。
  雖然當初我看它時,心智仍不成熟,哈,現在依然就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